绿了!绿了!
这里爷爷种树、儿子种树甚至孙子也种树🌳🌳
这里是中国北方的神秘氧吧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这里有112万亩林海4.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!
这里曾是
黄沙遮日、遍野荒芜的寥落之地
接连三代人前赴后继
硬是徒手种出百万亩森林!
这片创造传奇的土地
名字叫做“塞罕坝”!
300年前的塞罕坝,水草丰美、林海茫茫,是清代皇家猎苑“木兰围场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从清末同治二年起,开围放垦,肆意砍伐,导致沙土流失,森林惨遭破坏。加上山火不断,千里松林荡然无存。
而在塞罕坝机械林场,三代务林人历经半个多世纪,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。
// 塞罕坝的故事 //
上世纪50年代,北京年均沙尘天数高达56.2天。
2002年3月,更是遭遇了一场最强“空袭”。
一出门沙子蒙了眼,一张口沙子灌满嘴,实在闹心。
但地理书上都说了,土地沙漠化重在防御、难以治理,一旦形成,恐怕就不可逆了。
中国人却不信这个邪。
早在1978年,我们就做了一个长远计划:“三北”防护林工程。
1962年,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。同年9月,369名创业者,从四面八方集结,其中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。他们一路高歌北上,奔赴塞罕坝。
上坝后,困难超乎想象。
塞罕坝冬季漫长,年均气温在零下1.3摄氏度,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.3摄氏度,年均积雪7个月,年均无霜期仅64天,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76天。由于缺乏在高寒、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,前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%。
但是,“塞罕坝人”并没有被困难打倒。为了进一步提高植树效率,他们根据当地地势不平的特点改良了植苗机,摸索出了培育“大胡子、矮胖子”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,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,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。
▲当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幼林地。(资料照片)
▲塞罕坝机犁沟整地造林。
塞罕坝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。
2017年,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。
“55年来,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,在‘黄沙遮天日,飞鸟无栖树’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,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铸就了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。”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“塞罕坝人”长期以来的坚守和奉献,为塞罕坝精神深情点赞。
2021年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塞罕坝。
习近平总书记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,他强调,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,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。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。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,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。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,再接再厉,二次创业,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。
让总书记动容的塞罕坝,背后是时代的风云变迁和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。
中国已经“偷偷”种了几十年的树,治理了几十年的沙漠化。
这件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大事,必将造福全人类。
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始终坚信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时间必会证明一切。”
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
① | 刚刚,2022研考国家线公布!
② | 冲上热搜!代表委员们真能处!有部分建议与高校学子有关